「伯爵"維克托·盧斯蒂希對警察說:「你們騙了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35年5月,一個週日的晚上,維克托·盧斯蒂希(Victor Lustig)在 紐約上西城的百老匯大道上遊蕩。剛開始,美國特勤局的特工並不確定那個人就是他。他們已經跟蹤了這個人好幾個月,煞費苦心地想要更多瞭解這位神秘的衣冠楚 楚之徒。不過,他那新留的鬍子使他暫時擺脫了跟蹤。突然,那個人把柴斯特菲爾德外套的天鵝絨領子豎起來並且加快了腳步,眾位特工立即猛撲了上去。
團團包圍下,盧斯蒂希微笑著,冷靜地遞過手中的小提箱。一名特工說他很是「高明」,還特別提到他左臉頰上的一塊「青灰色的傷疤」和一對「黑得發亮的眼睛」。多年追捕之後,特工終於可以近距離看清這位人稱「伯爵」的男子,這一外號來自他的溫文爾雅和精明世故。特工留意到,盧斯蒂希蓄有長長的絡腮鬍子,指甲也「精心修剪過」。在盤問中,他表現得鎮定自若。特工以為小提箱中會藏有最新偽造的不同系列的美聯儲銀行票據,或是盧斯蒂希用於維持其價值百萬美元假鈔生意的其他工具。但是,箱子中只搜出了昂貴的衣物。
最終,特工在盧斯蒂希的大衣口袋中翻出一個錢包,裡面找到了一把鑰匙。特工試圖從盧斯蒂希口中問出鑰匙的用處,但他僅以搖頭聳肩來回應。特工順藤摸瓜來到時報廣場地鐵站,用鑰匙打開了一個落滿灰塵的儲物櫃。儲物櫃裡面放著5.1萬美元的假鈔和印刷假鈔的模版。這次事件開啟了盧斯蒂希時代的終結。《紐約時報》將他比作「E·菲利普·奧本海姆(E. Phillips Oppenheim) [1] 小說人物的現實版」,這是對以《以假亂真》(The Great Impersonation)而聞名於世的小說家的致敬。
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的埃菲爾鐵塔。(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遭美國及歐洲各國通緝多年,這位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詐騙犯最終落入特勤局特工手中。盧斯蒂希憑藉設計巧妙、構思奇特的騙局積累了一大筆財富。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那些受害者會如此輕易地上當受騙。盧斯蒂希曾經將埃菲爾鐵塔出售給一個法國廢舊金屬回收商,還把一種「生錢箱」賣給眾多的貪婪之人。購買「生錢箱」的受害者相信,盧斯蒂希提供的設備能夠印製出一模一樣的100美元紙鈔。(警方注意到,一些看似「精明」的紐約賭徒為了一個「生錢箱」支付了4.6萬美元。)盧斯蒂希甚至從阿爾·卡彭(Al Capone) [2] 那樣最富有而又最危險的黑幫分子手中騙得金錢,後者還一直蒙在鼓裡。
現在,警方急切地想要瞭解以上事件的詳情,以及他在紐約最近幾起謀殺案中可能扮演的角色,還有他和「飛毛腿」傑克·戴蒙德(Jack Diamond)遭到槍擊之間的關聯。槍擊事件發生當晚,戴蒙德和盧斯蒂希住在同一家旅館,房間還在同一條走道上。
一名特工這樣說道:「伯爵,你算是有史以來最高明的騙子。」
「伯爵」彬彬有禮、面帶微笑地反駁道:「這可不敢當。畢竟,你們騙過了我。」
儘管身負攜帶假鈔及其模版等多項罪名,維克托·盧斯蒂希還沒有玩夠騙人的把戲。他的關押地點位於紐約聯邦拘留所總部,這可是當時號稱「越獄剋星」的監獄。盧斯蒂希的出庭日期是1935年9月2日。那一天,獄警來到三樓囚室後,一個個目瞪口呆:「伯爵」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人間蒸發了!
盧斯蒂希,1890年生於奧匈帝國,能流利地使用多種語言。他曾下定決心要出去見見世面,便暗忖道:遠洋郵輪上滿載腰纏萬貫的遊客,還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容易撈錢呢?在郵輪上,年紀輕輕的盧斯蒂希表現得富有魅力,胸有成竹。他表面上跟成功的生意人閒聊,暗地裡則是在掂量下手的對象。終於,話題進展到這位奧地利人的生財之道上。盧斯蒂希一邊故作勉強,一邊得意洋洋地揭開謎底:他賺錢靠的是「生錢箱」。然後,他會假裝同意私下展示一下這個神奇的裝置。巧的很,他正隨身帶著這玩意兒。「生錢箱」外形像一個扁行李箱,紅木雕成,裡面是一個看上去很精密的打印裝置。
接著,盧斯蒂希便開始演示「生錢箱」的用法:先塞進一張真的百元大鈔,經過幾個小時的「化學處理」,就可以取出兩張跟真鈔沒什麼兩樣的百元大鈔。不費吹灰之力,他就讓這兩張百元大鈔在船上傳閱個遍。用不了多久,他有錢的新朋友們就紛紛向他諮詢如何搞到「生錢箱」了。
這時,盧斯蒂希又會假裝不情願,直到有人出到合適的價錢時才捨得「忍痛割愛」。在郵輪航行的幾天裡,潛在客戶互相競價的場面也十分常見,不過盧斯蒂希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謹慎。他通常會在到達目的地時以1萬美元的總價賣掉這個「寶貝」,有時也會賣到兩三萬美元。他會預先在設備裡塞上幾張百元美鈔,用來保證「試驗」能夠成功進行。隨著人們的最後一絲疑慮消失殆盡,「伯爵」也就一併消失得無影無蹤。
大撈之後,維克托·盧斯蒂希並不滿足。1925年,他把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到了巴黎以後,盧斯蒂希看到報紙上的一則新聞,說的是埃菲爾鐵塔生鏽以後需要高昂的維修費用 。埃菲爾鐵塔的建造起源於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當時已經超過預期壽命10年。巴黎人對這個建築看法不一,不少人覺得應該把這座難看的鐵塔拆掉。
盧斯蒂希的這個計劃將使他成為詐騙史上的傳奇。盧斯蒂希調查了巴黎最大的幾家金屬廢品回收商,並給他們寄去了偽造的信件。盧斯蒂希聲稱自己是法國郵電局副局長,要求舉行會面,並暗示可能給對方帶來巨大收益。作為會面的條件,盧斯蒂希要求做到絕對保密。
盧斯蒂希在巴黎的高檔酒店克里倫酒店訂了個房間,並邀請幾位廢品回收商到此碰面。盧斯蒂希告訴他們,政府決定對埃菲爾鐵塔的拆除權和7 000噸金屬的所有權進行報價競標。盧斯蒂希租了一輛豪華轎車,帶領這些回收商參觀鐵塔。這些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確定誰才是「冤大頭」的最佳人選。
安德烈·普瓦松(Andre Poisson)剛到巴黎不久,盧斯蒂希想都沒多想就瞄上了他。普瓦松一開始接二連三地提問,盧斯蒂希便及時地拋出了誘餌。盧斯蒂希說,身為公務人員,賺錢不多,找到埃菲爾鐵塔的買主可是個重大決定。普瓦松果然上鉤了。普瓦松待在巴黎已經有一段時間,足以領會盧斯蒂希給出的暗示:官員的言行舉止必須合法,有誰敢公開索賄呢?於是,普瓦松承諾,付給這個「副局長」現金2萬美元。如果盧斯蒂希能確保他贏得投標,再加付5萬美元。
就這樣,盧斯蒂希成功騙取了7萬美元,不到1小時就踏上了返回奧地利之途。盧斯蒂希一直等著自己的騙局見諸報端,說不定還有他的描述和畫像;可惜事與願違。普瓦松害怕事情曝光會讓自己蒙羞,所以選擇隱瞞了這場騙局。
對盧斯蒂希來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很快,他又返回巴黎,如法炮製。但是,「伯爵」行事一向非常謹慎,他懷疑新接觸的一名廢品回收商通知了警方,所以就逃往了美國。
到了美國,盧斯蒂希故技重施,玩起了輕車熟路的「生錢箱」把戲。他起了一大堆的假名,用來分散追捕自己的警力。在這40起以上的案子中,盧斯蒂希不是逃脫刑責,就是在候審時越獄。盧斯蒂希曾從印第安納州萊克縣監獄逃脫,美國知名的黑幫成員、銀行搶匪約翰·迪林傑(John Dillinger) [3] 也從這裡越獄逃跑。盧斯蒂希利用「生錢箱」騙局從一名得克薩斯州治安官和一名縣收稅員那裡騙取了12.3萬美元稅款。後來,這名治安官一路追到了芝加哥,但「伯爵」的花言巧語又一次騙過了他。「伯爵」反過來指責治安官自己不善於操作機器,這番話讓他再度順利逃脫。(同時,「伯爵」還給這位治安官一大筆現金,這筆錢終將變成治安官的又一場惡夢。)
維克托·盧斯蒂希甚至膽敢欺騙阿爾·卡彭。(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芝加哥,「伯爵」對美國黑幫教父阿爾·卡彭說,他需要5萬美元去設個騙局,並保證會在短短兩個月內雙倍奉還。卡彭生性多疑,但還是把錢借給了他。盧斯蒂希把錢塞進了房間的保險箱裡,兩個月後原樣奉還。盧斯蒂希說,雖然騙局出了大錯,但他還是來還債了。卡彭得知盧斯蒂希的騙局還沒到徹底搞砸,鬆了一口氣,同時也對他的「誠實」印象深刻,又交給了他5 000美元。
對盧斯蒂希來說,這5萬美元的唯一用途就是贏得卡彭的信任。
1930年,盧斯蒂希與內布拉斯加州的化學家湯姆·肖(Tom Shaw)合夥,正式從事假鈔勾當。二人開始使用模版、紙張和油墨來仿製假鈔。這種特製油墨可以偽造出真鈔上的精細紋路。他們精心設計了一套假鈔流通系統,假借不知情的快遞員之手,每月送出10多萬美元的假鈔,這些假鈔便開始通行無阻。同年晚些時候,隨著美國各地不斷發現各種面額的假鈔,美國特勤局終於出手逮捕了一名得克薩斯州縣治安官,正是之前被盧斯蒂希騙過的那位。特勤局指控他將假鈔傳入新奧爾良。這位治安官因為盧斯蒂希給了他假鈔而惱羞成怒,於是向聯邦特工詳細揭發了「伯爵」的情況。然而,這不足以讓治安官免受牢獄之災。
幾個月過去了,越來越多的假鈔不斷出現在銀行和賽馬場,總值達數百萬美元。特勤局使出渾身解數,要將盧斯蒂希緝拿歸案。他們將這些假鈔稱為「盧斯蒂希幣」,並擔心假鈔會擾亂國家貨幣體系。後來,盧斯蒂希的女友比莉·梅(Billy May)發現盧斯蒂希與湯姆·肖的情婦私通,醋意大發,便向警察匿名告發了盧斯蒂希在紐約的藏身之處。1935年春,聯邦特工終於找到了他。
拘留候審期間,盧斯蒂希玩笑般地吹噓說,沒有哪個監獄困得住他。盧斯蒂希被關在曼哈頓下城區的聯邦拘留所總部。出庭前一天,盧斯蒂希身穿拘留所的粗布工作服,腳趿拖鞋,將幾條床單擰成一股繩,翻身溜出窗外。隨後,盧斯蒂希假裝是玻璃窗清洗工,一邊漫不經心地擦玻璃,一邊順著「繩梯」,沿著建築外牆爬下大樓。雖然很多人目睹了這一場景,但顯然大家都沒有多想。
一個月後,「伯爵」在匹茲堡落網,並對之前的指控供認不諱。他被判在阿爾卡特拉斯島(俗稱惡魔島)服刑20年。1949年8月31日,據《紐約時報》報導,維克托·盧斯蒂希的兄弟埃米爾·盧斯蒂希(Emil Lustig)告訴新澤西州卡姆登的一位法官,臭名昭著的「伯爵」兩年前已在島上一命嗚呼。盧斯蒂希不聲不響就斷了氣,史上最肆無忌憚、最具傳奇色彩的騙子以這種方式悄然離世,還真是「死得其所」呢。
[1] E·菲利普·奧本海姆(E. Phillips Oppenheim,1866年-1946年):英國小說家,尤擅長寫作驚悚小說等類型小說,著有《以假亂真》等作品。
[2] 阿爾·卡彭(Al Capone,1899年-1947年):黑幫教父,1925年至1931年掌權,卡彭時代的黑手黨徒風衣下藏著衝鋒槍,火並時用手榴彈開路,強硬殘忍的作風令其他黑幫膽寒。
[3] 約翰·赫伯特·迪林傑(John Herbert Dillinger,1903年-1934年):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早期活躍於美國中西部的銀行搶匪。他 是一個十分危險的罪犯,曾被指控對數名警官的死亡有關,組織過對至少24家銀行和4家警察局的搶劫,還曾兩度越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