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言:人的一生當中都會有一些得不到,易失去的事物或人,由於得不到,給我們帶來了各種遺憾,但是又無法去彌補或得到。有些人便會惱怒,有些人會忘記,但是也有一些會啟動心理補償功能,在其他某個領域做出一些成就,這就是補償與昇華。 ——心靈咖啡網
最近,由於新版電視連續劇《天龍八部》的播出,遭到很多網友和觀眾的吐槽,除了吐槽演員的演技和造型設計上,人們發現了一個特點,那就是金庸大俠筆下的表 哥人物。網友對金庸大俠武俠裡被女子喚為表哥的角色進行了一次深挖。細數來發現《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倚天屠龍記》中的衛壁,《連城訣》中的汪嘯風, 這些表哥無不風流倜儻,玉樹臨風,不過最後都沒有一個好下場。有人挖出了金庸家族的關係,發現徐志摩竟然是金庸的表哥。於是,有人說金庸是因為不喜歡自己 的表哥徐志摩才故意在自己的武俠小說中這些「狠」地寫,把表哥寫的沒有一個好下場。
但是如果仔細研究金庸的成長和情感經歷就會明白,他為什麼這麼寫。為什麼金庸在書中總會把表哥這一角色開始寫的風度翩翩,一表人才,典型的高富帥,但是最後這些高富帥們不是死了就是瘋了。其實,筆者認為並不是金庸恨他的表哥或者不喜歡的表哥,而是受到自己的寫作需要和寫作風格的影響。
從現在現有的資料記錄,金庸家和徐志摩家都是出身名門望族,是豪門大家。但是你會發現金庸和徐志摩年齡相差甚大。在徐志摩遇到空難死去的時候,金庸不過才 十多歲的娃娃,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對這位文采出眾,詩文並茂的表哥沒有什麼印象。反而他與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徐志摩的兒子玩在一起。還有就是金庸回憶,自己 曾經讀這位表哥的詩文,感覺頗具文采,很是吸引。所以,從很多方面來看,金庸對徐志摩並不瞭解,也就談不上恨或不喜歡,因為壓根就沒接觸過。那為什麼金庸武俠小說有徐志摩的影子呢?
比如,《天龍八部》中四大惡人中的採花賊云中鶴,云中鶴是當年徐志摩所用的筆名;又如《書劍恩仇錄》中的陳家洛,陳家洛那種風度和儒雅都來自徐志摩;還有 《神鵰俠侶》中小龍女這一角色是來自他表哥的第二個老婆陸小曼,當年徐志摩愛上有夫之婦陸小曼並曖昧地稱呼陸小曼為「龍兒」。從這些來看,徐志摩確實存在 於金庸筆下,到底是金庸不喜歡表哥徐志摩,還是金庸是因為得不到呢?
筆者認為,金庸對徐志摩這個人是沒有什麼印象的,也就不存在喜歡與不喜歡。因為當時太小的金庸,是不會對一個幾乎見不到面的人產生愛恨之意的。而是金庸不喜歡徐志摩對待愛情觀點和他的做法。我 們知道徐志摩是一個風流才子,但是他有著一個不解風情的原配妻子張氏。由於思想和靈魂上溝通不了,所以這位才子先後愛上了林微因和陸小曼。後來因為林微因 與梁思成結婚,一度打擊了徐志摩,後來邂逅了陸小曼後,兩個人愛的十分瘋狂。所以金庸這位表哥便和髮妻離婚,娶了有夫之婦陸小曼。這種對待愛情的方式,對 後來的金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他認為這是一種負心薄倖的行為,他對徐志摩的行為深表不齒。所以,金庸筆下每一個表哥都是那種寡情薄倖, 負心漢的形象。可能在金庸看來拋棄自己的發妻,破壞別人家庭的行為就是不道德不高尚的,小三的愛情永遠不是純潔的。縱使在徐志摩眼中看來追求自己想要的愛 情是一種正常的行為,但是金庸卻覺得這就是一種害人害己的小三行為。
而金庸本人的愛情道路也頗為坎坷,個人覺得這是影響金庸寫作風格最大的原因。據說,金庸當年文思廣袤,風華綽約,喜歡上了一個有名的花旦夏夢,而這位風華正茂的女子對任何的人追求都無動於衷。顯然金庸是受到了挫折的,得不到的愛情,讓他黯然地離開了。這種愛不得的痛苦,讓金庸深為感觸,以至於讓他對待愛情觀表現出激進:他討厭任何始亂終棄的,干涉別人愛情,拆散別人家庭的愛情模式。所以,才有了他筆下的歐陽克、宋青書等干預破壞主角愛情之流。
從心理學上來說,金大俠受到自己的經歷影響最大,徐志摩本人尚未對其影響多少,而是徐志摩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和行為,對金庸觸動很大。但是當他自己遇到 愛不得,求不了的愛情時候,內心一片淒苦。在夏夢拒絕之後,金庸離開了傷心地,並創辦自己的報刊《明報》,發表自己的文章和武俠小說,並且做的十分成功, 所寫的武俠被人推崇。從此,事業越做越好,成就了一個武俠傳奇。
有沒有感覺金庸的成長像屌絲逆襲高富帥一樣的勵志故事,其實,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例子。記得大學的時候,班上有一個男生不能說是屌絲,但是也不是高富帥。 他喜歡上了一個才貌雙全的女生,他每天上課都會坐在那女生後面看著這個女生,課也不聽只是看著她,很滿足的樣子。因為這樣子久了,他成績越來越差,那個女 生本來就不喜歡成績不好的男生。所以對他很鄙視。在被心愛的姑娘打擊和成績下降的雙重打擊下,他病了,是心理疾病。一度抑鬱起來,後來他去找學校的心理諮 詢師,這個心理諮詢師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問他:假如現在做什麼事情都能成功,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他說是能見到那個女生。老師又問他:見到了又會 做什麼?他羞澀地回答:告訴她我喜歡她。老師笑著說:那你覺得她喜歡你嗎?會接受你嗎?他有點無奈和失望地說:不喜歡,肯定不接受!老師又問他:知道為什 麼她不喜歡你,不願意接受你嗎?他很清楚地回答說:因為我成績不好,穿著又邋遢,不注重形象,不愛學習。老師微笑著說:那你想怎麼辦呢?那哥們突然就站起 來對老師說了一聲謝謝就出了諮詢室。
後來,這哥們我們很少見到他,最後才知道他去惡補了一下,每天都看大量的書,都泡在了圖書館,結果喜劇的一幕發生了,由於這個男生從那以後很少來班上上 課,他喜歡的那位女生反而有點懵,居然打聽了他。這哥們最後考上了研究生,並且形象大變,被很多學妹喜歡上了。最後他寫信感謝了兩個人,一個是我們的老 師,還有一個就是那位姑娘。他說:如果沒有老師,我或許迷糊一輩子;如果沒有她,或許我的人生燃燒不了青春年華。
我們認為他是一個自我認知很好的人,並且也是一個聰明的人。所以他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竅並取得了成就。這個用心理學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心理防禦機制中補償和昇華。所謂補償,最初是來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學說中,他認為人因為殘缺某種部分而其他的就代償這部分功能。補償可以是自覺的和建設性的,其效應是使人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更有效地發揮個人的潛力,通常表現在智力和才能方面,在成功的補償中,意志品質也得到了鍛鍊。補償可以是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而至於昇華就是被壓抑的慾望或衝動不直接以社會所反對的形式表現出來,而是以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級形式來表現,成為推動崇高目的的動力,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別人,無意識的慾望也從而得到滿足。
從金大俠和大學那位男生,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金大俠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愛情,將對夢中情人的愛,和對表哥那種被認為始亂終棄的愛情觀念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內心深處,這種經歷無意識地影響了他的文學創作的風格。得不到的愛情補償使得他創作了男被女追的愛情模式,如黃蓉喜歡郭靖,趙敏喜歡張無忌等,曾經的愛情終究是心中的痛,這份痛昇華之後,成就了金庸的一番事業。
而那位大學男生,因為被喜歡的人拒絕和羞辱,造成了心理困惑。好在自我覺知能力強,在得不到的女生和愛情的刺激下,發奮學習,結果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對那女生愛的慾望被深深地埋在心底,通過考取研究生的方式給表現出來,這樣既不傷害到別人也有益與自己。
不管金大俠是否真的恨表哥徐志摩,他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有一個故事和深意,他是一個渴望得到愛的人,也是一個抱有浪漫主義愛情觀的人。他武俠世界是一個充滿 愛恨情仇,有血有肉的世界。而徐志摩,他是一個執著地尋找愛的人,他的做法雖然為人不齒,不過今天看來完全理解,誰能忍受那種同床異夢的感覺呢?於是這 樣,還不如離婚。讀徐志摩的小詩,會發現這個多情的詩人內心藏著許多憂思和煩惱。
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只不過讓金大俠的身上多增添一道光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