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就像是維克多·雨果小說一本非常好的插畫版本。它包含了正劇的起承轉合,清晰地勾勒出每個人不同的動機,情節清晰可依,唯一欠缺的是激情。一個飽含著憤慨而仍舊心懷理想主義的故事結果僅僅看上去僅僅畫面宜人。

 

連姆·尼森飾演了冉·阿讓。電影在開始的一幕場景中清晰地表明了風格。場景中,冉·阿讓站在主教的門口,無家可歸,飢腸轆轆,說道:「我是個犯人。我的名字叫冉·阿讓。我做了19年的苦力。我的通行證上清楚地表明我是個賊。」如此等等。主教回答道:「我知道你是誰。」這句話的詳情已經灌輸給觀眾。

 

冉·阿讓得到了收留,卻仍想偷走主教的銀器。在雨果小說最著名的一段篇章裡,主教告訴警察他把銀器送給了流浪漢。然後對冉·阿讓說:「我已經將你從恐懼和仇恨中贖了出來。現在我把你交還給上帝。」克勞德·勒魯什導演的1995年版的《悲慘世界》中有類似的一幕。這一幕將小說裡的段落與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交叉切換;非常感人,但是1995年版本感覺更像是一出道德說教劇。


冉·阿讓賣掉了銀器,在一家地 方工廠裡找到了工作,後來用自己的積蓄買下了這家工廠。幾年過後我們重新發現他時,他已經成為當地的市長,受到人民的尊敬和喜愛;他也在努力自學讀書寫 字。而命運再一次化身成探長沙威(傑弗裡·拉什)遭遇冉·阿讓的生活。這名警察一眼認出歷經多年苦工生涯的冉·阿讓,並且想把他的身份曝光:在這個世界 上,如果你一旦做了壞事,你便永遠地與那些落網的幸運兒區分開來。

 

同樣看來,不幸的芳汀(烏瑪·瑟曼)因私生子而遭人發現而丟掉了工廠的工作,走投無路之下被迫賣淫。冉·阿讓發現了她的不幸(他不知道她被開除的事情),在她重病的時候照料她,並許諾她照顧好她的孩子。瑟曼的表演是本片最大的亮點。


因為沙威不屈不饒始終跟蹤著 他,冉·阿讓只好帶上錢,逃離巴黎,躲避在一個曾受過他捐獻(非常有遠見)的修道院裡。在這裡他和孩子珂賽特度過了整整十年。由克萊爾·丹尼斯扮演的長大 成年輕姑娘的珂賽特渴望著自由;冉·阿讓捨棄了更好的打算,為他和珂賽特買了一棟房子。珂賽特愛上了狂熱的激進分子馬呂斯。他一直受到警察的跟蹤,正是這 一點讓沙威再一次找到可憐的冉·阿讓的蹤跡。

沙威這種類型的人,可以在斷氣前可以說出「我一直努力做到一生中不觸犯一條規定.。」他說到做到,並且從來沒有停止追蹤冉·阿讓,即使另外一個市長免除了他的工作:「我命令你忘掉你自己。」就在沙威繼續將個人恩怨的矛頭對準已經變成和善並且樂於助人的人的時候,馬呂斯將暴民們領到路障處來。那裡看起來就像在舞台音樂劇中那麼大。

順便提一下,《悲慘世界》的音樂版本也是久盼才至。1998年 版的電影是《悲慘世界》十年來第二次翻拍。這期間年年都有推出「音樂版本」的許諾。我猜,音樂版本顯然有個導演人選——艾倫·帕克。他導演的《貝隆夫人》 和《迷牆》表明他是當代為數不多的能夠把握音樂劇的一位導演。同時,這部電影由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指導。他導演的作品雖然水平參差,但是總體具有一定 的觀賞性和複雜性。

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忠實、甚至 可以說非常好的改編版本,沒有小說令人聯想到的煽情。背景和選址處理得很好。時代感也非常可信。但是故事疲軟無力。珂賽特懇求父親離開修道院的時候,她的 口吻聽上去更像是現代百無聊奈的青少年,而不是血雨腥風時代的倖存者。(就在他們初次踏上世界冒險旅程的時候,他對她說:「別離開馬車!」當然她立即照做 了。)她的父親顯然可以解釋幾句來打消她的抗議,但是遵循偉大電影中鐵下心來嚴守秘密的做法,他沒有解釋;尼森要一幕接著一幕保持著錐心的後悔表情想必並 非易事。而拉什既《閃亮的風采》之後飾演的第一個主要角色,並沒有將驅使著沙威的瘋狂的道德狂熱表現出來;他遇上了一個更加頑固的人。
 

 

要想演活一部時代劇並非易事。但是如果電影真演活了(《亂世情緣》、《紅顏禍水》、《斷鎖怒潮》),我們會感覺到穿越回時空。《悲慘世界》(1998)只是讓我們感覺到穿越回到了高中歷史課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影評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