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智商可能是先天的,但是智慧卻絕對是能通過後天努力習得的。下面請看適用任何年齡段的6種健腦方法。

節選自《好腦子好生活》(讀者文摘出品)

 

智慧與智商

誠然,智商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理 解力,推理能力,以及學習能力都屬於智力範疇;但是我們也要尊重智慧,換句話說,智慧就是我們畢生積累下來的知識和經驗的總和。認知科學家們稱智商為「流 體智力」,意為人在進入成年期後智商的確會隨年齡增長而有所降低;相反,「晶體智力」是科學家們頒給智慧的頭銜,智慧像結晶過程一樣,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愈 加完善。

 

在某些方面,智慧有點像美貌 --我們重視它,都渴望得到它,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但想要固化這樣一個高尚的似乎不可及的優秀品質卻難上加難。不過,我們的研究者們沒有放棄過對它的探索,以下是他們的科學發現。

智慧的定義

1980年代末期,麥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學會發起了一項名為「柏林智慧研究」的研究項目,並給智慧下了一個定義:智慧即要具備

 

* 學術知識

* 生活實用知識

* 出眾的判斷力

* 出色的解決問題能力

* 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 謙虛

* 情緒回彈力,或稱能從挫折中迅速恢復的能力(達觀)

* 心胸開闊,或稱能坦誠地向世界展示真實的自己的這種成熟心態

* 對人本性有深刻瞭解,包括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理解,感同身受的能力

聰明人下功夫研究人際關係

經研究表明,人脈活絡的人比自我封閉的人更有智慧。努力加入一個新的俱樂部,在臉譜網上和許久不聯繫的朋友通通話,或者邀上一位老相識或新同事去喝杯咖啡。下次不論參加派對還是聚會,嘗試著和獨自到來的客人搭話聊天。天性使然,人們都喜歡談論自己,而這時的你呢,有個稍艱巨點的任務 ----側耳傾聽。

聰明人通過訓練使自己思維開闊

智慧,包含全方位、頭腦清晰、不受情感和個人感情影響的理解問題的能力。而一個開闊的思維就意味著人要以開闊的胸襟去感知和感受每一個人,因為人人都有獨 特的經歷,影響每個人行為處事的事情也不盡相同。在生命的每一天裡,都將你遇到的棘手的小問題隨手記下來,然後花點時間,從另個方面去思考進而解決這個問 題。

聰明人會說「我說的也不一定對」

凡智者,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盡曉天下事是不可能的,生活的本質就在於人要學會應對意料之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已經是大智慧了,而承認自己有時也會被誤導則會進而鞏固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好印象-----一個智者,你說的話提的建議中肯,大家可以採納。就像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的:「任何人都會犯錯;但只有傻瓜才會一再犯錯而不思悔改。」

聰明人廣讀書

瞭解時事固然重要,但是別忘了,小說類與非小說類書籍都能幫你拓展世界觀,激發你的新思維和新觀點。所以,讓自己的書架豐富起來吧:廣泛閱讀歷史類、傳記 和回憶類、軼事類、能帶你跨過時空領略不同的文化的小說類書籍,以及那些以評論見長,或用實例論說某學科的書籍,如健康,科學,政治等。

聰明人善發掘自身

人,僅憑每天活著就能學到許多東西,但問題是你是否花時間去整理複習你學的這些東西了?試試這個小測試吧:寫下你最丟人的3次失敗,和你最值得驕傲的3次成功。在每件失敗與成功的後面寫上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到的、還有你從中都學到了什麼。然後總結歸納。這可不是後悔或驕傲的時候,這個小測試的目的不是評價你的經歷是好或壞,而是讓你明白如何仔細研習每一段人生經歷,怎樣將它們變成養分去豐富你的智慧。

聰明人讀報知新聞

要想做出明智之選,必須對大的國際形勢和他人的經歷都有一個完整的瞭解。要是你到目前為止既不讀報紙也不瀏覽網上新聞的話,那麼你就得開始養成讀報的習慣 了。選一份消息來源可靠的主流報紙,像《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或是《華盛頓郵報》等,然後將該報的頭版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只讀頭版的大標題,或是匆 匆掃過它周圍的字根本沒用,一定要字句咀嚼。最後,再一點一點給自己加量,直到每天能讀完報紙上的主要文章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