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oody Allen伍迪·艾倫),關於出席

「百分之八十的成功來自於出席。」

無論是社交生活、職業生涯或是健康狀況,只需提高出席率,即可確保生活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這是你可以做到的最偉大、也是最簡單的事情。如果你想要改善健康情況,那麼你可以做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事情就是經常前往健身房。

天氣可能會很糟糕,而你可能不想去,而且你發現有好多事情等著你去完成。如果你堅持前往,如果你在動力低下的時候仍然出現在健身房裡,而不是呆在家裡躺在沙發上享受,那麼你將更快地改善整體狀況。

我認為這個道理可以在生活中廣泛運用。如果你堅持多多練習寫作或者繪畫,也許每天都在練 習,那麼你的提高速度就會很快。如果你多多外出,就能結識更多新朋友。如果你多多出去相親,就能增加高遇見心儀對象的機會。在某種程度上,成功與數量成正 比。真正成功的人士通常經歷的嘗試和失敗遠遠多於普通人。

2. Nike(耐克),關於行動

「想做就做!」

以前有段時間,我閒來無事,便在思考不斷在我腦中縈繞的耐克經典廣告語。我覺得「說來容易,做來難。」因此我認為這是另一個因為人們需要喊個口號所以說出來的廣告語。

現在我領悟了此廣告語確有助益。那麼改變了什麼呢?我猜你不能呆坐著空想。而且我覺得我想得太多了,同時與我的想法和感受有密切聯繫。

本條需要與前一條聯繫在一起。人們通常遇到堅持出席的困難期。為什麼?因為內心的抗拒和自身的壞習慣(例如想得太多)。有時候你可以激勵自己走出這種不利環境,例如考慮一下想要出席的原因(強身健體、努力賺錢等)。

有時候這招並不管用。就是有些時候人們會陷入不斷沉迷的惡性循環,或者不斷奮進的良性循環。因為一些人遇到內心抗拒時就會呆在家裡。而另一些人則會繼續做想做的事,即使內心或者情感上說著「不要,不要,不要!」

不要太過信賴你的想法或感受,亦不可太過當真。生活中你可能就會有所改變。但是你的內心尋求內部平衡(所有的事情都保持穩定)。因此就會存在矛盾,從而導致內心抗拒改變。

你不想要執著於思慮過甚或者認為你的想法或情感完全控制了你的行為。你想要不再聆聽它們的要求或尖叫,而是直接做你更願意去做的事情。

3. Anaïs Nin阿娜伊絲·),關於所見

「我們所看見的不是事物的本質,而是自己的樣子。」

當我初次進入個人發展階段時,這是最為深刻的真相。

我意識到世界也許並未固定於某個模式。我也發現我也對世界本身產生了錯誤的看法。

因為世界可以從多種不同的角度來看。而且由於觀察者的不同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樂觀的人會發現機會、值得感恩的事情,即使當下身處困難,也會立即作出改變。而悲觀主義者則容易陷於被動,認為自己的世界不會改變,同時還看輕樂觀者,認為他們太容易受騙上當,太過幼稚,甚至自認為高明,懂得深思熟慮。

我的生活中經歷過這兩種狀態。我強烈建議選擇樂觀主義的心態。

這條名言也非常有趣,因為其有助於你理解在你的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也能向你傳達信息。

如果你發現你的世界裡充滿敵意和不友善,那麼你可能比自己想得還要符合這種情況? 如果人們的某些事情惱怒了你,那麼可能是你的態度也有問題,而且你對自己的某些方面也甚為不滿?

看看你的世界,從中可以反應自己的問題。再想想你自己,以及看待世界的方式,這對你自己大有裨益。

4. 關於簡樸生活的困惑

「生活其實很簡單,但是我們總是堅持將其變得複雜。」

內心熱愛思考。因此總在考慮各種事情。使其脫離原本簡單的本質,越來越複雜。思慮過多導致你深陷其中,同時由於事情看起來太過複雜困難而無從下手。

不要拘泥於細節和不重要的事情。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瞭然於心,但是也要摒棄不需要的問題。

然後多花些時間和精力來處理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並且停止過度思慮,而是積極採取行動,從而更好地理解生活和自己。

5. 維尼小熊,關於感激小事

「每個人都是通過氣球來慶祝的。」

日常幸福感絕大程度上取決於感激小事。如果你在完成大目標或者撞大運時才會感到幸福,那麼你的生活會異常艱辛。

但是,請注意感激你可能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情。

現在來花兩分鐘,看看生活中可以發現值得感激的事情。如果你想要一些建議,以下是一些你可以感激的事情:

·我的食物。

·天氣。

·健康。

·朋友和家人。

·博客以及能暢所欲言的機會。

·讀者。

·我自己和自己有關的好事

有趣的是,如果你開始感激小事,你即可很快地調動注意力,並感激周圍的一切事情。你可能 會從剛剛吃完的食物開始著手。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電話,並感激自己可以隨時跟任何人保持聯繫。接著講注意力轉移到戶外,透過窗口看到美麗的日光,隨後是正 在踢足球的孩子以及路過的一位美人等等。

或者你每夜可以花幾分鐘,寫下旅途中值得感激的 5件事情。

以上兩項聯繫任選其一,經過一段時間後,每天都能自然地輕鬆感激生活。

6. Audrey Hepburn(奧黛麗·赫本)關於擔心別人的眼光

「我從未將自己視為偶像。別人的眼觀並不代表我的看法。我只是做我應做的事情。」

思考並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停止過度在意他人對你的看法。

你採取了大量的措施(或者沒有採取大量措施)只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可。我們小時候,在學校裡獲得成績,從而判斷我們是否「優秀」。這很容易就會營造出一種生活,即你始終需求世界給你下一步的認可。這種認可可能來自你的家人、上司、朋友、同事等。

但是這種需求導致了貧窮。需求越強烈,就越為窮困。而且其他人也會意識到這點。因此認可可能變得困難,或者用於操縱你的人生。或者他們可能只是不喜歡你貧困的樣子。

反之,不太介意獲得認可的人通常順應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例如他們可能會被視為勇敢的人。因此他們生活的方式也將獲得周圍人的讚許和認可。這也是一種反直觀的現象。

7. Helen Keller(海倫·凱勒)關於恐懼

「長遠看來,逃避危險並不比直面危險更安全。懦弱者和勇敢者遭遇不幸的幾率差不多。」

「安全,大致上來說,是一種迷信。它並不存在於自然當中…生命要不然是一場無畏大膽的冒險,要不然就是一無所有。」

袖手旁觀不能輕鬆解決問題。至少不能解決你迫切想要做到的事情(通常是指你還害怕去做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人們還會袖手旁觀、想要坐享其成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認為他們現在很安全。但事實正如凱勒所言,安全大致上來說就是一種迷信。這是你內心創造的一種想法,讓自己安心。但實際上並不安全。外面充滿了不確定和未知因素。

你可能會被解僱。

某人可能會跟你分手,然後離開你。

疾病可能會襲來。

死亡也在你周圍,隨時可能給你致命一擊。

誰能預言一小時後會發生什麼?

安全的迷信並不算消極的想法。其由心生,這樣你可以照常生活。從此刻開始,對每天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必太多執拗。但是也沒有必要緊抓安全不放。因此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必太過於看重不確定性,也不會太過於隨意。

當你放棄死守安全信條,生活也會變得更激動人心而有意思。你不再拘泥於錯誤的觀念,並意 識到你限制自己的可以達到的最大能力,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自己在世界上創造自己的自由。你不再需要樹立壁障,來保護自己的安全,而其實這些壁障並不能保護 你。取而代之的是,你可以開啟自己的冒險之旅。一開始進展可能很慢,但是持之以恆就會有所收穫。

8. Winston Churchill(溫斯頓·丘吉爾關於煩惱

「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臨終時說他一生中煩惱太多,大部分擔憂的事卻從未發生過。」

我所恐懼的大多數事情從未發生過。這就好比內心的魔障。而且就算發生了,大多數時候也未必如你所想的那般痛苦或糟糕。擔憂通常只是在浪費時間。

這顯然說著容易。但是如果你回頭想想,提醒自己你一生中所恐懼的事情實際發生的概率如何小,你就可以開始慢慢將自己的想法從擔憂中解脫。

然後你就能輕鬆著手處理生活中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同時能更輕鬆、更樂觀的態度來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9. Wayne Dyer(韋恩·戴爾關於你教會世人的內容

「人生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且我認為人們想要改善社交生活,並更加積極地面的生活,從而可能會忽略了這一點。他們可能覺得「我上個月對所有人都如此友善,但是好像沒能改變他們對自己的行為。」

這是關於「好人」的問題。他或她為人很好,但是缺乏自信。內心對於你認為應受到何種對待的想法並未改變。你可能仍然待人友善,只為獲得他人的認可。你能感受這種渴求的需求。但是你缺很少感覺得到認可。

很大程度上,我們選擇了自己應受到何種對待。你希望別人怎麼對你深深影響了你自己的行為方式以及周圍人看到並對待你的方式。如果你開始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總是允許他人以自己願意的方式來對待你的角色,那麼你可能會創造出一些非常不利的消極事情。

·你可能為自己塑造一個身份,即習慣於總是依賴他人的施捨。你創造一種受害人身份,這樣你外表看起來很開心,但是其實內心並不歡喜。但是你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不久之後你可能也接受了這個身份,並覺得這就是我

·你可能在周圍人的心裡豎立了一種想法,即這樣對待你也沒問題。因為儘管他們這麼做你看起來都很樂觀,因此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了。或者只是因為你沒有拒絕,所以有些人可能會利用這點。

看吧,你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我覺得不論是愛蓮諾羅斯福還是佛祖都會在字裡行間提到過,不管你做什麼,總會有些人不喜歡你的行為。但是沒關係,這是正常現象。

四處走動以便盡自己的努力讓每個人滿意或者甚至嘗試現實的事情,這種方式是不對的。這會對你的精神和身體產生雙重折磨。

因此,保持友善。保持積極的態度。但是也務必定下自己的標準、規則以及限制。同時記住,你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這始終是標準。

10. Kahlil Gibran(哈里利·紀伯倫關於憂傷和歡樂

「鐫刻在你們身上的憂傷癒深,你們能盛裝的歡樂愈多。斟滿了美酒的杯盞,難道不是 曾在陶工爐火中鍛造的杯盞嗎?撫平了心弦的詩琴,難道不是曾在木匠利刃下雕琢的木材嗎?當你們快樂時,審視自己的內心,你們會發現曾經的憂傷如今卻讓你們 快樂。當你們憂傷時,再次審視自己的內心,你們會發現曾經的快樂如今卻讓你們流淚。」

回顧過往,你的痛苦和憂傷通常就是一件禮物。你會從中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感同身受,更加通情達理。從某種程度上給你幫助,給你指導。當你感覺低落時,你可以回頭看看,然後會高興地發現你不再陷於此境地。

通常感到憂傷時,我們會自己振作起來。許多非常健康的人都是從這條路起步的,因為他們已經打敗了人生的低潮。而許多偉大的演講者或社會人士年輕時可能非常害羞。很大程度上,至少都是這些情感負擔和所有那些痛苦的情感,給人很大的動力,去積極改變自己的生活。

你的憂傷開拓了人生經歷、通情達理以及情感歷練。因為憂傷,你變得更知感恩。憂傷在加深。鐫刻在你們身上的憂傷癒深,你們能盛裝的歡樂愈多。因為傷過,更知情重。

11. Mahatma Gandhi(聖雄甘地關於改變

「想要世界有所改變,你就必須要以身作則(先改變自己)。」

「作為人類,相對於能夠改變世界——原子時代的神話,能夠改造自我更能體現其偉大之處。」

如果你改變自己,你就能改變世界。如果你改變你的想法,那麼你就能改變你的感受和行為。從而改變你周圍的世界。不僅是因為你通過全新的想法和感情去看待環境,還因為內在的改變能讓你採取之前不會做出的行為,或者甚至在陷於老式思想模式時,產生創新思路。

而不改變自己卻要改變世界的問題在於,當你實現了為之奮鬥的改變之後你仍然是你。你仍然原封不動地保留了自己的缺陷、憤怒、弱點、自我破壞傾向等。

因此在這個新環境中,你仍然無法找到想要的東西,因為你的內心仍然充滿消極的東西。而且如果你不審視這種自我意識並保持距離,那麼就會助長消極的氣焰。由於你的自我意識喜歡分裂,尋找敵人,並進行分離,因此則可能開始在你的生活和世界中創造更多問題和矛盾。

12. Ernest Hemingway(歐內斯特·海明威關於留意自己的目的地

「忙碌但不要盲目。」

很容易在忙碌的工作中迷失方向。你可能花了太多時間來處理你的郵箱或者篩選並整理文件。但是一天結束或一週結束時,你完成了什麼呢?

只是因為你在前進,並不意味著你正在向真正想要前往的方向努力。要實現這個目標,你必須做一些你認為真正重要且符合你目標的事情。而且不要在忙碌的工作中迷失方向。

因此,提高效率和產量。但是更重要的是,千萬別迷失自己對前景的展望。並採取必需的行動來實現自己想要到達的目的地。

13. Samuel Beckett(塞繆爾·貝克特關於失敗

「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失敗。屢試屢敗,但即使失敗,敗得更出彩。」

這是一種輕鬆簡單的態度對待失敗。這種態度就是失敗就像煮飯或刷牙一樣正常。當我失敗或者犯錯的時候,或者對失敗心生恐懼的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這點。這能擺脫所有與失敗相關的戲劇性事情。而且更便於採取行動,減少負擔。  

14. Kristen Zambucka關於現實和改變世界

「儘管我可能會遠行,我將只會遇到我自己身上的東西,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鏡子。我們只看到周圍人中所反應出的自己。他們的態度和行為只是反應出我們自己。整個世界和環境都在我們中有相對應的內容。注視自己的內心。改正自己,就能改變你的時間。」

這也許是我最喜歡的名言了。因為這條名言告訴我,即使大大的世界充滿各種可能和各種人群,最終必須改變你自己才能改變你的生活。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很容易陷入一種想法,即你看現實的角度和觀點就是現實本身。但是你無法真正看到現實。你只能看到從自己的角度篩選之後的內容。而這個角度就是你自己。

比如,從消極的態度變成積極的態度就能改變你看待自己和整個世界的方式。但是這很難說服每個人。你只有選擇去嘗試另一種看法,並堅持一個月餘。儘管內衡作用可能會將你拉回老觀點的舒適穩定性中,從而可能導致你理性的認為這種積極的態度一點都不好。

事實是,如果你不改變,不糾正自己,那麼生活不會如你所願。沒人能救你。即使是書籍或者 個人培養導師,或者家人或者穿著白色鎧甲的騎士都對你愛莫能助。是的,周圍的人當然可以幫你一把。但是在這個世界中,作為一個成年人,是時候長大自救了。 不僅因為這正是該做之事,還因為這的確管用。

15. Mark Twain(馬克·吐溫)關於遵循內心

「二十年後,讓你覺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過的事情,而是你沒有做過的事情。所以,解開帆索,從安全的港灣裡揚帆出行吧。乘著信風,去探索,去夢想,去發現。」

這句名言太棒了。無需過多贅述。也許只需寫在冰箱或浴室門上,每天提醒自己生活中真正需要做些什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勵志
    全站熱搜

    阿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